第二场量子科技系列讲座在雁栖湖校区举行

  • 孟繁梓
  • 日期:2021-07-12
  • 9480

2021年7月6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以下简称“ICTP-AP”)、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数理分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场“量子科技系列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召开。国科大师生以及科技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在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合影压缩版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柏春主持报告会。他向听众介绍了“2021量子科技系列讲座”活动计划,对两个精彩的专题报告做了简要总结。这是“量子世纪(2025)”系列活动之一。“量子世纪(2025)”活动是由美国物理学会发起,欧洲物理学会、德国马普学会、中国科学院、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等多家机构和组织联合组织的国际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筹划将2025年定为“国际量子年”,以期回顾量子力学百年发展历程,前瞻其未来发展。目前,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理论物理所和科学史研究所正在积极组织中国方面的活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量子科技的谋篇布局。希望当前组织的这些系列活动能够推动量子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投身量子科技相关领域的研究。

张柏春压缩

张柏春研究员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和科学史所刘金岩研究员带来两场专题报告。作为一位“80后”,陆朝阳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中国,他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首届科学探索奖等等一系列荣誉;在国际上,他是《自然》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是阿道夫隆奖章、沃尔夫奖、狄拉克奖等一系列重量级奖项的获得者。这次,他带来了“从量子物理到量子计算:现代物理启示录”主题报告。他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介绍了量子论的发展历程和引发的技术变革,以及量子技术的应用前景。陆朝阳还介绍了所在团队上周最新发布的科研成果--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这是目前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器能够仅用56个量子比特、20个周期,就完成相关采样任务。陆朝阳还表达了他对国科大同学的期许,量子技术领域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期待有更多优秀学子加入研究量子科学的行列。

陆朝阳压缩

陆朝阳教授回答学生提问

科学史所刘金岩副研究员做“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层子模型构建历史”报告。刘金岩于2013获理论物理所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现代物理学史。她的报告主要基于中、日、俄及英文档案等史料,以20世纪50-60年代粒子物理的国际和国内发展为背景,介绍中国物理学家在1965-1966年受毛泽东物质无限可分思想影响探索强子结构,提出层子模型的过程及层子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后续发展、评价和影响。刘金岩以层子模型为案例,试图探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受哲学、政治、外交等因素的影响。

刘金岩压缩

刘金岩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刘金岩和陆朝阳两位老师一位回望过去的科学发展之路,一位讲述当代科学硕果、憧憬未来科技。相隔几十年的变化,令人感慨无限。历史见证着我国科技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见证着一代代科学家辛勤耕耘的硕果,见证着全球科学发展的变革。征程万里风正劲,愿有更多的学生投身科学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媒体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量子科技系列讲座:以前沿科技引领学子建设创新中国” http://m.cetv.cn/p/401021.html

【合影下载地址】 https://ictp-ap.org/event/32 Related Pictures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