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ICTP-AP)和引力波探测太极联盟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大学生引力波暑期学校于2020年7月13-16日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吴岳良院士,中科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等14位来自‘太极联盟’的知名专家,围绕着引力波探测相关研究进行了16场精彩的系列讲座。四天时间里,有近九百人相聚“云端”,共话引力波的奥秘,体悟科学的乐趣。
暑期学校部分师生“云合影”
受疫情影响,本次引力波暑期学校全程在“云端”进行,教师和学员均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互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授课模式的优势,对外开放了暑期学校所有讲座,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前沿知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极计划’总顾问胡文瑞先生为学员们带来了第一课:空间引力波探索。他为学员们生动的讲述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发展的来龙去脉。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院士为学员们讲述了‘太极计划’的发展历程,科学目标及技术路线。
从放眼未来回归到引力波探测的历史长河,早在100年前,爱因斯坦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张元仲研究员详细讲述了相对论与引力波以及引力波的探测史。现在,我们也将成为这见证历史的一员。
2015年,美国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在人类历史上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王运永教授曾在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LIGO实验室从事引力波探测工作多年,对引力波探测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此次暑期学校,他同罗子人研究员、刘河山研究员为学员们带来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及其中的激光干涉相关知识。
惯性传感器不仅在超高精度探测中应用,同时也在相对论基础科学、重力测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徐鹏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引力波探测器惯性基准,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时间延迟干涉测量的相关知识。
电推进和无拖曳控制技术在航天器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确保卫星处于“超稳超静”状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贺建武研究员和章楚研究员就相关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讲解。
在空间中组成卫星编队探测引力波对测量精度要求空前、各环节耦合性强、技术挑战极大。为确保卫星在太空中能够适应太空环境,顺利完成它的“使命”,全链路仿真是唯一能够快速发现任务潜在问题和风险,辅助研发和验证关键技术的有效方法。马晓珊研究员和强丽娥研究员针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系统仿真技术为学员们带来了相关报告。
LIGO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以来,多次获得了黑洞合并的观测数据,韩文标研究员介绍了双黑洞并合引力波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曹周键研究员和金洪波研究员为同学们讲授了引力波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相关知识。
7月16日,暑期学校举行了闭幕仪式,邀请了技物所亓洪兴研究员和理论所优秀博士生刘畅作为导师和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心得体会。本次引力波暑期学校共有五位学员经专家考核脱颖而出,授予“2020国科大优秀大学生引力波暑期学校-优秀学员”称号,名单公布如下(按姓氏排序):
引力波暑期学校为年轻学子提供了一个接触国际学科前沿的平台,将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引力波探测相关研究中。期待他们未来能够成为“太极计划“”的一员,为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做出卓越贡献。